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层党建

横山县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动力——真“学”实“做”躬身为民

发布时间:2016-08-11 15:50:12   来源:   作者:雷雨虹 李明 高铭蔚  



自“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横山县将“学是基础、做是关键”贯穿学习教育始终,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群众的满意度和全面脱贫致富的动力源泉,让党员干部从中收到获得感。目前,全县共选树先进基层党组织40个、优秀共产党员3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30名、创业模范带头人10名、优秀大学生村官标兵11名、优秀“第一书记”5名,评选出支部标杆52个、党员标杆968名。

党性教育一个都不能少

横山有党员15432名,他们每人口袋里都揣着一个“红色充电宝”。据该县县委组织部门负责人介绍,“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横山在全县753个基层党组织中扎实开展党组织关系摸排工作,其中核查出“隐形”党员、“口袋”党员1837名。为此,该县对症下药,编印了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携带方便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口袋书”1.6万册,给机关党员集中发放、农村党员上门送书、流动党员邮寄到人。

党员干部除了学习“口袋书”上的知识,还可享受到个性化“点餐服务”。“白界镇毗邻榆林市区,环境保护和脱贫攻坚任务繁重。”白界镇党委书记思国雄告诉笔者,镇党委在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的基础上,借助新媒体推出点餐式自学,指定专人利用白界镇微信公众号、镇村党员干部微信群、政府QQ群、手机短信等平台,定期上传适合不同年龄段党员干部口味的学习内容,为党员干部交流思想搭建平台。

此外,横山县还在机关党组织中推行“5分钟微型党课”,突出“时间短、内容精、形式活、效果实”等特点,提升了党课的吸引力。针对党员老龄化严重、流出党员多的实际,通过给老党员送课上门,给流出党员建立短信平台、微信学习群等定期发送学习教育内容,确保“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员全覆盖。

把心沉到基层躬身为民

在横山镇盘峰村村口,砖墙上刷着一条醒目的标语:“‘第一书记’进村户,搞好党建帮致富。”该村村民吴伟高说,村里现在有水地了,路也通了,又安装了路灯,多亏了“第一书记”。他说的“第一书记”就是来自横山县财政局的干部韩秀高。

韩秀高到盘峰村调研走访后发现有些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小医院诊断不清,大医院又看不起病,于是他主动和省中医院的扶贫工作队员联系,最终省中医院副书记李玉民带着10余人的专家组为盘峰村村民进行了一次义诊,并且保证每年最少来盘峰村义诊两次;年迈的贫困户吴伟高夫妇与两个儿子、儿媳以及孩子共11人挤在两间小土窑里,窑洞空间非常狭小,韩秀高得知后主动联系企业,募捐修缮住房的用料,联系献爱心的工匠,帮助吴伟高建成了新居;贫困户郭海兵身体残疾,妻子智障,老母亲86岁行动不便,韩秀高多次送去生活用品,又为郭海兵家提供葡萄、苹果树苗,并且请来园艺站的技师为他传授嫁接技术。此外,韩秀高还多次将网友捐赠的上百件过冬衣物和千余元爱心款亲自送到贫困户手中。

在改善贫困群众生活的同时,韩秀高还大力改善村内公共设施,累计争取到帮扶资金100多万元,实施了一系列民生工程,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修通生产道路,修补水毁路段,竣工两个组的人饮项目,打灌溉深井5眼,安装太阳能路灯77盏。

“第一书记”韩秀高帮扶盘峰村只是横山县实施干部深入基层的一个缩影。

在“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活动中,横山县积极落实党员设岗定责和群众事项代办制度,全县农村党员排解信访纠纷850多件,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1100多个;在机关,推行“党员挂牌上岗”制度,化解矛盾纠纷530多件,为民办实事1250多件;在社区,按照“居民点单、社区下单、党员接单”的“三单制”服务模式,开展“微心愿”志愿服务活动,2354名在职党员到16个城乡社区报到,认领岗位1261个,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347多次;在国企、非公和社会组织,落实党员示范岗制度,推行“党员服务驿站”工作模式,引导党员在企业生产经营和社会活动中当表率。